一、制定《办法》的原则和依据
1. 《办法》制定三个依据:一是根据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二是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参照自治区出台的促进民营文化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的项目,参考南宁、北海、崇左、贵阳等先进经验和做法;三是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要求。结合我市目前尚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市情况的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办法,鼓励和调动各类资本特别是民营企业在我市投资发展文化旅游业的积极性,努力构建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边境旅游发展新模式,
2.扶持奖励重点:根据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建设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和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快创建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重点扶持奖励高等级酒店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新业态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旅游市场开拓、文化产业建设、体育产业建设、“上台阶”和创新争优八个方面。
3.奖励资金来源:根据我市财政现状,按“谁受益谁承担”原则执行,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第2—3点、第(二)款、第(三)款奖励资金,按照港口区、防城区由市本级财政承担,上思县、东兴市由县(市)级财政各自承担执行;旅游景区建设、乡村旅游和旅游新业态建设、旅游市场开拓、文化产业建设、体育产业建设、“上台阶”和创新争优奖励(优秀导游奖励除外),按照港口区、防城区由市本级财政承担,上思县、东兴市由市本级财政和县(市)级财政各承担50%;新评定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特色旅游名县、优秀导游的奖励资金,由市本级财政承担。奖励属于中等水平。
二、扶持办法的内容
《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共18条,内容说明如下:
第1-3条,说明办法制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的、扶持奖励的对象。
第4条,对高等级酒店建设的扶持奖励。主要分为新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酒店建设、盘活的酒店建设、认定和评定星级酒店三类扶持奖励。新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酒店建设主要是参考北海市的做法,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增加约束条款,比如:根据酒店建设项目从拿到土地使用权到到完成星级评定,至少需要6年时间,因此限制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时间限制在2022年12月31日前,且允许达到建设标准营业后就可以享受税收扶持奖励;限制“酒店所属项目必须未含有可销售房地产内容”。盘活的酒店建设是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制定。认定和评定星级酒店根据自治区和各地市经验制定。
第5条,对旅游景区建设的扶持奖励。例如AAAAA级景区奖励金额相比南宁、崇左低700万。
第6条,对旅游新业态的扶持奖励。比南宁、崇左市扶持奖励金额低。
第7条,对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扶持奖励。崇左按照自治区奖励额度奖励,我市比崇左低扶持奖励金额低。
第8条,对旅游市场开拓。各地市都有,但是方式方法都不一样,我市选择迫切发展的三项:鼓励企业参加宣传推介、接待入境游客在防城港停留、组织专列到防城港等。
第9条,对文化产业建设的扶持奖励。演艺节目的创作是我市的短板,此条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制定,通过大型实景演出、大型驻场演出、中小型演出等三个等级进行奖励。
第10条,对体育产业建设的扶持奖励。此条参照自治区体育局评定项目,结合我市体育产业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制定。
第11条,对“上台阶”和创新争优扶持奖励。此条主要是参照自治区政策制定。
第12条,我市对扶持奖励资金按“谁受益谁承担”原则执行。其他地市同样采取该种方式执行方式。
第13条,对奖励的申报和审核拨付。
第14条,对奖励资金的监督管理及约束性要求。
第15条,对各层级重叠奖励的说明。
第16条,对办法的解释单位。
第17条,对新取得土地使用权酒店项目的使用时间和其他项目的适用时间的说明。参照北海市政策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
第18条,办法实施日期为办法发布之日。
三、起草过程及征求意见采纳情况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班市长亲自指导部署审定,我局牵头起草了《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罗副市长召集各有关部门会议修改完善,两次书面征求了25个单位和部门的意见,第一次共收集到13条意见,第二次收到6条意见,同时征求律师及社会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
四、资金预算
(一)高等级酒店建设奖励
于2022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招拍挂取得用地使用权,按照高等级酒店标准建设的酒店项目,且所属项目中未含有可销售地产内容的,需结合酒店的招商引资和实际落地情况而定,暂无法进行估算。盘活酒店项目预计有2个,估算需要2000万奖励资金。2025年前新评定的五星级酒店估算2个、四星级酒店估算5个,共需要3000万奖励资金;度假型五星级酒店估算1个,度假型四星级酒店估算2个,共需要200万奖励资金。
(二)其他扶持奖励
类型 |
奖励金额 (万元) |
“十三五”期间预计建设数量(2020年) |
“十四五”期间预计建设数量(2021年至2025年) |
奖励总额 (万元) |
||
A级景区 |
国家AAAAA级景区 |
1000 |
0 |
1 |
1000 |
|
国家AAAA级景区 |
300 |
1 |
2 |
900 |
||
旅游度假区 |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
1000 |
0 |
1 |
1000 |
|
自治区旅游度假区 |
300 |
0 |
2 |
600 |
||
生态旅游示范区 |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
200 |
0 |
1 |
200 |
|
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
100 |
0 |
2 |
200 |
||
全域旅游示范区 |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
500 |
0 |
1 |
500 |
|
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含广西特色旅游名县) |
300 |
0 |
3 |
900 |
||
星级乡村旅游区 |
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
30 |
1 |
2 |
90 |
|
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
15 |
2 |
3 |
75 |
||
星级农家乐 |
五星级农家乐 |
6 |
1 |
3 |
24 |
|
四星级农家乐 |
3 |
2 |
8 |
30 |
||
星级汽车营地 |
五星级汽车旅游营地 |
50 |
0 |
1 |
50 |
|
四星级汽车旅游营地 |
30 |
1 |
3 |
120 |
||
三星级汽车旅游营地 |
20 |
1 |
5 |
120 |
||
星级民宿 |
五星级民宿 |
50 |
0 |
2 |
100 |
|
四星级民宿 |
20 |
1 |
3 |
80 |
||
三星级民宿 |
10 |
1 |
6 |
70 |
||
参加宣传推介 |
到区外参加推介 |
0.3 |
5 |
50 |
16.5 |
|
到市外参加推介 |
0.1 |
5 |
50 |
5.5 |
||
接待入境过夜游客 |
3000-5000人次/年 |
10 |
0 |
1 |
10 |
|
1001-3000人次/年 |
5 |
0 |
3 |
15 |
||
300-1000人次/年 |
2 |
1 |
6 |
14 |
||
组织专列到防城港 |
400游客以上(含400) |
约2 |
1 |
3 |
8 |
|
300游客以上(含300) |
约1.2 |
2 |
6 |
9.6 |
||
200游客以上(含200) |
约0.6 |
3 |
9 |
7.2 |
||
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
一次性奖励 |
60 |
0 |
2 |
120 |
|
文化产业园区 |
国家文化产业园区 |
500 |
0 |
1 |
500 |
|
自治区级文化产业园区 |
300 |
0 |
2 |
600 |
||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100 |
0 |
1 |
100 |
|
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50 |
0 |
2 |
100 |
||
文化作品 |
国家级奖励 |
上级奖励的100% |
暂无法进行估算 |
|
||
自治区级奖励 |
上级奖励的100% |
暂无法进行估算 |
|
|||
演艺节目 |
大型实景演出项目 |
|
0 |
1 |
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暂无法进行估算 |
|
大型驻场文化旅游演艺 |
100 |
0 |
2 |
200 |
||
中型驻场文化旅游演艺 |
50 |
1 |
3 |
200 |
||
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
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
100 |
0 |
1 |
100 |
|
自治区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
30 |
1 |
3 |
120 |
||
体育综合体 |
五星级体育综合体 |
20 |
0 |
2 |
40 |
|
四星级体育综合体 |
10 |
1 |
5 |
60 |
||
自治区级航空体育飞行基地 |
10 |
0 |
1 |
10 |
||
星级户外运动营地 |
五星级户外运动营地 |
10 |
0 |
1 |
10 |
|
四星级户外运动营地 |
5 |
1 |
3 |
20 |
||
文化旅游企业上台阶和创新争优 |
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 |
15 |
1 |
3 |
60 |
|
年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 |
30 |
0 |
1 |
30 |
||
年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 |
150 |
0 |
1 |
150 |
||
年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 |
300 |
0 |
1 |
300 |
||
荣获全国优秀导游称号 |
2 |
0 |
2 |
4 |
||
荣获自治区优秀导游称号 |
1 |
1 |
10 |
11 |
||
合计 |
|
|
8829.8 |
(三)总资金预算:14079.8万元,平均每年约2350万元。预计所需扶持奖励资金2020年为500万元、2021年1000万元,到2025年达到高峰期预计需要4000万元。
五、预期效果
通过出台《扶持奖励办法》,吸引广大投资商我市投资创业。同时激励文化旅游企业创业的积极性,激活我市文化旅游市场,形成全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氛围,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市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响文化旅游品牌,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防城港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现代服务业龙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